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,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

nihdff 2023-12-07 53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关于中国传媒大学的介绍?
  2.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比例?

关于中国传媒大学的介绍?

校名:中国传媒大学,简称广院(原北京广播学院,简称北广)

英文校名: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,缩写为CUC

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,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,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。

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技术人员训练班。1959年4月,经***院批准,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。2004年8月,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。学校位于中国 北京城东古运河畔,校园占地面积46.4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42.4万平方米。

中国传媒大学坚持“结构合理、层次分明,重点突出、特色鲜明,优势互补、相互支撑”的学科建设思路,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,形成了以新闻传播、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文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法学经济学、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,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。目前,学校设有14个学院,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,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,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,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24个博士点,48个硕士点,5个专业硕士类别,78个本科专业。

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,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、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。建校50多年来,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,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被誉为“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”、“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”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,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,博士、硕士研究生近4000人;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5000余人。
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教职工1925人,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。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、学者。近年来,有1人入选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1人入选“长江学者”讲座教授,有22人次进入国家和省部级“人才工程”,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,7人次荣获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,30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,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,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实力得到增强。同时,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、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。

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,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、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***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,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。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、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语言***监测

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,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比例

中传研究生院招生简章显示: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招生计划为1800人左右(含推免以及各类专项***)。其中传播学专业(050302)媒介与全球化方向、新闻与传播专业(055200)国际广播电视方向招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

2.

中传进入复试成绩计算方法: 报考非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或会计专业学位类别的考生:综合成绩=(初试总成绩/5)*70%+材料评议成绩*30% 报考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或会计专业学位类别的考生:综合成绩=(初试总成绩/5)*70%+材料评议成绩*30%

报考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或会计专业学位类别的考生:综合成绩=(初试总成绩/3)*70%+材料评议成绩*30%

复试考核***取差额方式,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%。复试成绩***用百分制,由专业能力、综合素质、外国语听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成绩构成。(对于报考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及会计专业学位类别的考生,还包括政治理论加试科目成绩。)

到此,[_a***_]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enbomedia.cn/post/2359.html

相关文章